
圖書信息:
書名:臞仙神奇祕譜
作者:(明)朱權輯
版本:明洪熙元年刻本
函數:一
册數:三
装幀:套色綫裝
頁數:二四〇
分類:明代子部
臞仙神奇秘譜三卷(明)朱權輯 明洪煕元年(一四二五)刻本。框高二十三·七釐米,寬十六·六釐米。每半葉十行,行字不等,黑口,四周雙邊。
朱權(一三七八—一四四八)自號臞仙,又號涵虛子,或稱丹邱先生。明太祖第十七子,封寧王,就藩大寧。永樂元年(一四〇三)改封南昌。已而人告權巫蠱誹謗事,密探無騐得已。自是日韜晦,構精廬一區,鼓琴讀書其間,日與文士相往還,托志翀舉。好宏獎風雅。群書秘本,莫不刊布之。著有《漢唐秘史》等。
是書上卷“太古神品”,凡十六曲;中、下卷“霞外神品”,凡四十八曲。每曲前有臞仙按語。“太古神品”多爲唐、宋間琴曲;“霞外神品”爲宋末以後流傳之琴曲。南宋晚期楊纘等人編寫《紫霞洞琴譜》,形成紫霞琴派,曾以己意改編琴曲。是書所稱之“霞外”,指未經紫霞派改編之曲譜(説詳查阜西《〈臞仙神奇秘譜〉後記》)。現存之琴譜專集,推此爲最早。
此本(以下簡稱甲本)前有洪熙乙巳(元年)臞仙序云:“今是譜乃予昔所受之曲,皆予之心聲也,其一字一句,一點一畫,無有隱諱。其名鄙俗者悉更之,以光琴道,故不凡於俗。刊之以傳於世,使天下後世共得之,故不致泯於後學。屢加校正,用心非一日矣。如此者十有二年,是譜方定。”序文及每曲前按語均以趙松雪體上版,舊題“明洪熙元年刻本”。洪熙僅一年,刊雕版本流傳者絶少。傳世印本所知僅此一帙,是否確爲洪熙原刻,尚存疑問。
另一明刻本(以下簡稱乙本),今在臺北“故宮博物院”,框高二十三·九釐米,寬十五·八釐米。與此本行款相同,字體相近,前有洪熙乙巳臞仙序。上卷之末有小注二行:“前數曲舊譜無句點,近於暇日竊以私意詳其聲趣,點於句下,庶知音者察焉。龍集辛未夏四月謹識。”此辛未當在朱權卒年之後,知乙本爲翻版。甲本上卷曲譜亦有點句,而卷末並無辛未識語二行,不知何故。
或謂乙本爲明嘉靖元年(一五二二)汪諒翻本,甲本爲萬曆翻本(説見《琴曲集成》第一輯前附查阜西撰《劇本提要》)。按,此説可疑。嘉靖元年汪諒刻本《文選注》有汪氏廣告云:“金臺書鋪汪諒見居正陽門内西第一巡警更鋪對門,今將所刻古書目錄列於左,及家藏今古書籍不能悉載,願市者覽焉。”所附目錄分上、下兩列,上列爲“翻刻”,下列爲“重刻”,《神奇秘譜》列入“重刻”目。今觀明刻乙本似屬“翻刻”,與汪氏之“重刻”恐非同一版本。甲本字體流利,較乙本爲佳,二者孰爲後先,實難定論。今姑沿舊説,以俟他證。
鈐有“長留”“清嘯軒珍臧印”等印。胡公玄舊藏,今歸上海圖書館。
1)本站发布的所有资源皆为可直接制作成实物线装书的电子文件;
2)请勿使用本站下载的资源从事任何违法违规业务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!
3)关于电子文件中涉及的字体,请自行分辨版权风险;
4)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,不保证其完整及安全,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有!
5)由于拼版和排版会花费大量的劳动时间和精力,所定价格皆为一口价,付费下载皆默认授权当事人使用,若其进行贩卖或恶意传播,将追究其责任!
6)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!
7)本站涉及到的视频为调用第三方网站,只做展示使用,本站不储存任何视频!
8)一旦下载皆认为您认同以上观点,不退不换!
原文链接:https://xianzhuangshu.cn/285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