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全书+(汉)张机撰+明万曆二十七年赵开美刻本
共计593筒子页
圖書信息:
書名:仲景全書
作者:(漢)張機撰
版本: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刻本
函數:二
册數:一十二
装幀:套色綫裝
仲景全書二十六卷(漢)張機等撰 明萬曆二十七年(一五九九)趙開美刻本。框高十八·六釐米,寬十三·一釐米。每半葉十行,行十九字,白口,四周單邊。
是書實爲傷寒類類編小叢書,包括《傷寒論》十卷,王叔和據張仲景所述撰成;成無己《注解傷寒論》十卷;宋雲公《傷寒類證》三卷;張仲景《金匱要略方論》三卷。凡四種。
張機(一五〇?—二一九)字仲景,史稱「醫聖」,南陽郡涅陽縣(今屬河南)人。幼聰穎,通群書,嗜醫道,從同郡張伯祖習醫,勤求古訓,善治療;博採衆方,精經方。先舉孝廉,官至長沙太守,有「張長沙」之稱。仲景確立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載方二百有餘,被後世譽爲「醫中之聖,方中之祖」。撰有《傷寒雜病論》及《金匱要略方論》等。《仲景全書》之《醫林列傳》有傳。
王叔和(二〇一—二八〇)名熙,山陽郡高平(今屬山東)人。魏晉醫家、醫書編纂家,官至太醫令。整理《傷寒論》並撰寫《脉經》。
成無己(一〇六三?—一一五六)聊攝(今山東聊城)人。金代醫學家,主攻《傷寒論》,傷寒派主要醫家之一。撰有《注解傷寒論》《傷寒明理論》《藥方論》。成氏《注解傷寒論》推動了傷寒派的發展。
宋雲公(生卒年不詳),内鄉(今屬河南)人。金代醫家,撰有《傷寒類證》。
是書卷首有趙開美《刻仲景全書序》。明萬曆二十三年,趙郡疫病肆虐,得沈大夫施救,其族倖免。後知沈君醫術源於舊藏《傷寒論》,趙開美久聞是書而未見,故借之,知是書乃成氏《注解傷寒論》,洵爲孤罕,欲與《金匱要略》合刻,命爲《仲景全書》。又機緣巧合,「復得宋板《傷寒論》焉。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,及得是書,不啻拱璧,轉卷間而後知成之荒也,因復並刻之……又故紙中檢得《傷寒類證》三卷……去其煩而歸之簡,聚其散而彙之一……仲景之法於是粲然無遺矣,乃並附於後」。 知是書成於明萬曆二十三年後。
是書乃傷寒叢書,凡與傷寒派相關的醫書、病癥、病理、施治經驗及藥方皆收錄。當時的「傷寒」爲熱病通稱,即受冷發熱之病,異於現代傷寒癥。東漢末年,張仲景撰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六卷及《金匱要略方論》三卷。因多佚多蠹,僅存斷章殘卷,北宋治平二年(一○六五),醫官王叔和率衆整理,將傷寒及雜病分開,校輯成《傷寒論》十卷及《金匱要略》三卷。《傷寒論》論述熱病病理變化及施治方法,收方一百餘種,被譽爲「中醫四大經典之一」。《金匱要略》以論述雜病病癥爲主,收方二百六十餘種,乃現存最早的雜病專著。南宋紹興十四年(一一四四),成無己《注解傷寒論》刊行,詳解白文本《傷寒論》,闡述仲景辯證施治之法及立法處方之妙,乃現存最早之全注本。南宋隆興元年(一一六三),宋雲公《傷寒類證》三卷刊行,以表格列述傷寒諸證及施治方法。
趙開美萬曆二十七年刻《仲景全書》序云:「故躓之日多,達之日少,而是書之刻也,其先大夫宣公之志,與今先大夫殁垂四年而書成。」證明此書爲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刻本。清光緒年間再次翻刻。趙開美(一五六三—一六二四)又名琦美,字玄度,一字如白,號清常道人,江蘇常熟人。官太僕丞。富藏書,撰有《脉望館書目》。
《傷寒論》卷四末葉有「世讓堂翻刻宋板趙氏家藏印」牌記、卷五至卷十末葉均有「世讓堂翻宋版」牌記,故證所據底本當爲宋版。然《傷寒論》曾以兩種字體行世,一爲北宋治平官刻大字本,此本存佚未詳。二爲北宋皇祐三年(一〇五一)小字本,即趙氏所得之本,乃是書所收《傷寒論》之祖本。趙開美翻刻後,底本隨即亡佚,趙氏《傷寒論》因得原本古貌,故業界一直稱其爲「宋本《傷寒論》」,足見此本之珍稀。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錢超塵《宋本〈傷寒論〉現藏何處》云:「《傷寒論》是中醫靈魂,讀《傷寒論》貴得善本。」
是書首葉鈐有「中央衛生研究院圖書館藏」「津沽張氏藏善本醫書」「柏心堂」「志剛臧書」及「郭元極印」等印。今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。
1)本站发布的所有资源皆为可直接制作成实物线装书的电子文件;
2)请勿使用本站下载的资源从事任何违法违规业务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!
3)关于电子文件中涉及的字体,请自行分辨版权风险;
4)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,不保证其完整及安全,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有!
5)由于拼版和排版会花费大量的劳动时间和精力,所定价格皆为一口价,付费下载皆默认授权当事人使用,若其进行贩卖或恶意传播,将追究其责任!
6)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!
7)本站涉及到的视频为调用第三方网站,只做展示使用,本站不储存任何视频!
8)一旦下载皆认为您认同以上观点,不退不换!
原文链接:https://xianzhuangshu.cn/1825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0